查看原文
其他

张祖庆:想成为卓越教师,必须迈过这三道坎!方向,是灵魂;能量,是关键;创新的行动是你能否抵达远方的核心。

张祖庆 小平老师 2022-04-10



文 / 小平老师

公号ID:fangxiang-edu


微信又又又改版了!!所以,想要第一时间看见小平老师更新,千万千万别忘记“置 顶”哦~

就像酱紫:①点击文章最上面的“小平老师”→②点击关注公众号→③再次点击“三个点”→④选择“置顶公众号”,就ok了~

举个栗子!


欢迎置顶公众号,获取更多学习资源



老师,您在教学中有过无力、无助的时刻吗?自己明明很优秀、很努力,卓越教师这一目标就在那里,不远不近,却怎么走也走不到!


每一位想成为卓越教师的老师一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!


张祖庆老师认为:想成为卓越教师,必须要迈过三道坎!


我们成为卓越教师的路上有哪些坎呢?我们又该怎样克服现有的瓶颈呢?来看看张老师怎么说。


以下为张祖庆老师在“互联网+首届全国名师工作室管理与发展论坛“上的演讲精选。


(演讲实录文字经张祖庆老师审订,以下为正文)





一辆车要想到达目的地,有三个关键词,是必须的:


一、它必须明确自己要到哪个地方去,导航一定要精准。


二、它要有源源不断的能量,油一定要加充足。


三、它必须持续不断地行动。对于老师来说,光有行动还不够,还要有创新的行动。


方向,是灵魂;能量,是关键;创新的行动是你能否抵达远方的核心。


那么,我们怎样把握自己的方向?怎样汲取能量?怎样持续不断地创新呢?






一、认识自我、准确定位


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,就是认清自己能够做什么,并把它做到极致。


在中国,“教而优则士”,往往被认为天经地义。教书出色,常常被委  以重任。但,我们发现,并不是所有教书出色的老师,都能当得好校长的。这样的例子,多了去了。当然,教得好书,也当得好校长,也有,但不多。


拿我自己来说吧。


在我生命里程当中,我曾经经历过好几次职业的沼泽地,关键就是没有认清自己。其中,最煎熬的是2006年——2008年这两年的时光。当时,我在一所学校当了两年的教科室主任,教育局发现了我,觉得我有一定的管理才能,于是委我以重任,把我派到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担任常务副校长。


我发现,校长干不好,自己钟爱的语文也做不好了。这两年里,我的论文写得特别少,我的课程做得特别糟糕,我的公开课也突破不了以往的自我,于是我开始陷入迷茫,我究竟该往哪里去?


这时候我想起了帕瓦罗蒂的故事。帕瓦罗蒂曾经是师范专业出身,他喜欢唱歌。


有一天他很迷茫地对父亲说:“父亲,我应该坐在哪一把椅子上?唱歌还是当老师?


父亲问他:“孩子呀,你最想坐在哪一把椅子上?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”


“我最想成为歌唱家。”


“那你就继续练你的歌,辞掉教书的工作。”


于是,帕瓦罗蒂就开始跑龙套的工作,他跟在著名的歌星后面跑龙套。有一次,主角嗓子不行了,要他救场。帕瓦罗蒂一展歌喉、技惊四座,于是他开始在乡村舞台上展现自己。后来,他终于唱到了更大的舞台上!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级舞台。


我想,也许我的使命就是教书,我的天命就是教书,那么,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担当自己的天命。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常务副校长一职,做回了普通教师。沉下来做课程,研究教学,幸福感,从内心升起。

 

人啊,把自己放对地方才是最幸福的。富兰克林说过“宝贝放错了位置,就是废物”。

 

与其当一个平庸的管理者,不如当一个不可取代的教书匠。


守住自己,不乱方寸,你才能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。一个人,如果把自己的路标设在别人的嘴里,非迷路不可。


第一道坎,事关自己的方向,这是需要慎重迈过的坎。






二、持续阅读、汲取能量


能量不汲取会耗光。上天给予每个人的能量都是均等的,要想有持续不断的能量,我们必须一边倾吐一边吸纳。



1.读人、读书、读物、读课


从哪里吸纳?广义地说,就是要不断地、持续地阅读。读什么?读人、读书、读物、读课。我是把读课放在最后一位,因为你已经不是新手,是卓越教师,不需要通过大量听他人的课来提升自己,你需要提升你自己的内涵。内涵提升了,你会发现很多课都是雕虫小技。


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支玉恒先生40岁才转行教语文,他一出道就赢得很多人的尊重。因为他自身功底扎实,没有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听一节又一节课上。而是认真练习基本功——用毛笔小楷备课、听着中央台播音员练朗读。因为自身素养高,所以,他四十多岁,就名满华夏。


经营自己才是正道,在此基础上,吸收他人的长处,会使自己更卓越。

 

2.职初教师、骨干教师、卓越教师如何读书


职初教师可以读一些案例、方法类的书籍,帮你很快地上路。


骨干教师可以读一些基础经典的理论,让自己在经验的基础上向前走一步。


卓越的教师读书必须要沉下心来,深度穷尽式地阅读。关于某一个领域的书,你要把你所能找到的全部都找来,站在他人的肩膀上你才能眺望远方。否则,你只能在这个小圈子里打转。你以为你研究得很好,其实别人已经走在第三条路上了。所以,我们要走出去。


最基本的还是要多进行一些文史哲类的阅读,那应该是你生命打底的东西。尤其是语文老师,一定要广泛地阅读文史哲的东西。



读书,持续地读书。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叫做尖毛草的植物,它被誉为“草地之王”。但是在它最初生长的半年里它只有一寸高,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一种草,看不出它是今后的“草地之王”。但是半年过后,在雨水到来之际,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,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生长,三五天它便会长到1.6米到2米的惊人高度。植物学家研究尖毛草的生长,它究竟有什么规律?结果他们发现,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,它不是在长身体,而是在长根部。它的根可以扎入大地深处28米,根深才能叶茂。


阅读是长根的事业。当你把书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你会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融会贯通,站得高才能够看得远。不要仅仅读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文字,还要读一些理论著作、教育哲学。


不要害怕深度阅读,那是你通往未知世界的路。如果你害怕深度阅读,你就自己给自己关上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。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,它会让你的阅读更有质量。

 

这些书可以作为阅读之书的基本推荐。我是语文老师,我可能比较倾向于文学阅读,语文老师的一些书目。具体读哪些书,因人而异,因学科而已。


成为卓越教师的第二道坎,是能量不足。汲取能量,丰盈自己,你就迈过了第二道坎。








三、不断创新、练就绝招


服务学生、成就自己,就要不断地创新。创新的维度是多样的,我们可以通过公开课去创新,通过论文去创新,也可以通过家常课去创新。



千万别认为卓越教师就一定是公开课上得很好的,不尽然。


当年在西南联大,给汪曾祺他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,被刘文典嘲讽只值一毛钱的沈从文先生,拿起一叠稿子颤抖了五分钟说不出一句话。


可是沈从文有自己的绝招,他喜欢给学生的作文写评语、读后感。读后感的篇幅超过作文的篇幅,他推荐学生的作品发表,也推荐自己的作品发表,于是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。他不是靠公开课发家的,他靠自己的行动、靠自己的绝活。

 

当然,卓越教师,不要仅仅只上一节又一节漂亮的公开课,还可以在课程上用力,练好自己的绝活,亮出自己的品牌。



过去,我们说,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木板。这话有没有错?当然没有错。但是在互联网思维之下,我们发现可以颠覆它。怎么颠覆?如果,桶底是坚固的,板和板之间是紧密的、不漏水的。你会发现决定装水多少的是最长的那块板,而不是最短的那一块。所以,让你的长板更长,才是制胜的秘诀。而不是拼命地补短板,因为补短板永远是补不上的。


与其补短板,不如练绝招。

 

互联网时代,教师的成长密码是:加固底板、积蓄力量;加高短板、自我调校;最关键的是拉伸长板,形成品牌。

 

我的朋友钱锋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。他的公开课上得非常好,他完全可以毅然行走在公开课的舞台上、熠熠闪光,可以让自己的课要流泪就流泪、要欢笑就欢笑。可是,钱锋在他最鼎盛的时候,告别自我、浴火重生。他说:“我再也不上这类煽情的课,我再也不上这样的公开课了。”


他告别了传统公开课的舞台,开始做自己的“万物启蒙”。他带着一个团队,全身心投入,成就了自己的品牌,他成了卓越课程的开创者。他把自己的翅膀剪断,寻找一条新的路径,于是他从优秀走向了卓越。


不少名师的坎,其实在自己的心里有多少名师,习惯于沉浸往日的光环当中?觉得我是上课是自成风格的,是最棒的,于是不去改变、不去探索、固步自封,于是只能成为公开课舞台上的熠熠闪光的明星,除了留下几节课之外无法给语文教育史留下一点什么。


名师自我迷失症和自我迷恋症,是一道最难迈过的坎。一旦你觉得自己了不起了,便停止了生长。只有把自己清零,只有让自己回到婴儿状态,才能够持续地往前走。


 第三道坎,在自己的心里。打破自我,不断新生,才能从优秀迈向卓越。






我喜欢看越剧。越剧《班昭》当中有一句唱词非常好,它说:“从来学问欺富贵,好文章,出自孤灯下!”


好文章是磨出来的,课程也是磨出来的,是需要沉下心来静心静气地去做的,容不得半点浮躁。上半年立项,下半年结题的能叫课题吗?那种课题除了写出来,到评估的时候有用,打分的时候能加分,还有什么用呢?


一年能做出来的课题那叫课题吗?那是塑料花。所以,静下心来,要想成为卓越的名师,一定要防止浮躁,抵得住诱惑,经得住考验,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初心,方能成得了大器。

 

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看到远处的风景。



名师文章:

1、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|老师们,转起来!

2、张祖庆:"集体备课"的正确打开方式(深度好文,值得践行)

3、何捷:帮助孩子期末迎考? 父母做到“三多三少”就够了。

4、张祖庆:作文因真实、恳挚而可贵;所谓的“好词好句”,就是“美丽的毒药”。



编辑丨小平老师

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

电子版联系微信:wentao_065

觉得不错就

给你身边的老师、家长们也都看看

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即可下载更多资料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